88.关于孕期(2 / 2)

“说回卫子夫,《礼·昏仪》记载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宫六院。然实际上即便是宫六院许多人也不满足,非要后宫佳丽千。”

“后宫美人那么多,但皇帝却只有一个。现代女性有事业,没男人也不影响生活质量,可后宫女子不同,她们想要过得好,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天子的临幸。然终究是得意者少,失意者多。”

“且即便是那极稀少能称的上得意人的又有几个能够荣宠一生?故此,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代为述说后宫女子的悲苦。”

许多困于后宫的女子听着这首词,便觉得好像是自己的心里话一般。然诗人怕不知道,相较于红颜未老恩先断,更惨的是从未得到过。

“相较于这些女子,卫子夫倒是略幸运一些,虽然免不得红颜未老恩先断,但好在她还有依仗。她有聪慧的皇长子,皇帝其后虽然又有了其他儿子,但那些儿子不是短命就是没有皇长子聪慧。”

“最重要的是她的弟弟和外甥都非常能干,在旁的将军出击匈奴不是全军覆没、惨败而归就是迷路失机的情况下,她的弟弟和外甥一个七战七捷的大司马大将军,一个六战六捷的大司马骠骑将军。”

“好!好一个大司马大将军,好一个大司马骠骑将军!”听到七战七捷、六战六捷,年轻天子觉得他可以忘记天幕对他的冒犯。

“失去皇帝的恩宠,卫子夫也曾一度仿徨。尤其是太子虽聪慧,但在皇帝陆续有了其他儿子后,太子不再独得皇父之爱。皇帝开始嫌弃太子性格过于温和,子不类父。子不类父于皇帝许是一句寻常抱怨,但落在外臣耳中就不一样了。”

“于是人心开始思变,大家开始揣测皇帝的心意。陈后可以废,无宠的卫后难道不能废吗?景帝能废太子刘荣,那武帝不能废卫太子吗?故此有人按耐不住了,开始了第一波试探。”

“面对这种试探,大司马霍去病可不和你们玩虚的,直接在皇帝面前戳破了他们的心思。对于这件事我们后面会具体分析,结局就是皇帝把其他儿子都收拾了,斩断了所有的试探,并让大将军去安抚皇后和太子,自己并没有废太子的想法。”

“在这里卫子夫有没有信了皇帝的承诺暂且不知,但卫子夫和想要投向其他皇子的人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只要有大将军和大司马在,那就谁也别想动皇后和太子。”

“卫子夫只有一个,而王夫人没了还有李夫人,李夫人没了还有钩弋夫人。不服气?不服气憋着,谁让你们没有能干的兄弟和外甥为皇帝分忧呢?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想要效仿卫氏的晋升之路,比如李夫人。”

“结局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虽有兄弟却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个说完卫皇后和卫家之后再来做个对照组,就先不细说了。”

“然世间的事情又是那么说不定,皇帝热衷求长生热衷于求子,很难说没有祖父、父亲都不算长寿带来的忧虑。谁能够想到皇帝却是那般长寿,以至于粉和黑都感慨他为什么没有早死几年。”

“混账!”年轻的皇帝气得面红耳热。

作为一个从年轻时就热衷于搞封建迷信求长生的皇帝,对于有人咒他死这件事,刘彻相当破防。

“若是汉武帝早死几年,那么或许就没有那个龙凤猪位陛下虽然功在千秋,但是一定要选一的话,千万别生在秦朝和汉武朝的梗了。如果早死几年,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至少能再上几个坡度,先唐太宗成为文治武功没有跛脚的千古明君。”

“可偏偏他就活得久了一点,最后几年愣是闹出了一场几乎让大汉腰斩的祸事。大汉最终没有腰斩于此,从某个角度来说,得庆幸卫太子并不像刘彻以为的那样软弱。或许只是面对强势专横的父亲不得不学着以温和的面目示人,亦或是相较于父亲卫太子更像他的曾祖父汉文帝。”

“当然我说的像是性格像,论手段相较于曾祖父汉文帝,卫太子还是太过纯良,缺少一点心计,亦或是童年太过幸福,对父亲的感情太深,太过于信任父亲,却忘了他的父亲不是一位普通的父亲还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皇帝,缺乏了对君主保持足够的防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