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战役(2 / 2)

可能性:大唐马上要生变了,为大唐安宁,颜家满门只活下了年幼的颜真卿,后颜真卿青史留名,记录下了颜家之事,故说是颜真卿满门。

第二种可能就是那场灾难在颜真卿长大后,带领颜家一起为大唐出生入死。然不管是哪一种,若颜真卿就是天幕所言之人,大唐在他们家十三郎这一代就会有一场大灾,且极可能是灭顶之灾。

正在安史之乱中,与安史反贼浴血奋战的张睢阳、颜常山,因着天幕隐约猜到了自己的结局。可他们却没有生出退意,甚至因知道世上还有许多与自己一般宁死不退的同袍,而生出了几分悲凉的壮志。

“我平等地倾慕,拜服每一个武德充沛,把外敌按在地上摩擦的皇帝、将军和士兵!也平等地鄙视每一个对敌人卑躬屈膝割地赔款的昏君、怯将,怜悯那些因君主、将帅无能枉送性命而无法保家卫国的将士。”

“我们常说梦回大唐,梦的不是那个时代,梦的是大唐的气象,可以把敌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充沛武德。唐高宗打倭国,一打三完胜,而后来的抗日战争,战场上的伤亡比是五比一,常常要牺牲五个战士才能杀死一个日寇。”

“是我们的战士不够英勇吗?不是,他们每一个都很英勇,为了国家和人民,舍生忘死。那是为什么?因为统治者的愚蠢无能!因为明清,或者更久之前的宋,乃至于大唐的安史之乱后,中华的武德就仿佛被腰斩了一般。”

“尤其是明清皇帝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死守着落后过时的驭民五术,而沾沾自喜。欧罗巴在工业革命,清朝皇帝忙着文字狱,将西学悉数藏于皇宫,禁制百姓学习,对汉人严防死守;隔壁日本天皇搞明治维新救国了,满清的太后老佛爷正忙着防备小皇帝夺权,绞杀想变法救国的爱国者。”

“白江口之战时,大唐的水师强大的如此不可思议,到了明连沿海的海盗、倭寇都压不住了。而到了满清,水师——也不怪水师,水师军费都挪去给统治者修园子了。甲午战争,满清政府是海陆两线溃败,仅赔款就高达2亿两白银。”

“莫说那百姓困顿的封建末年,即便是放在现在,这笔赔款也是天价。这样一笔钱,足以供养武装多少军队?满清统治者愿意向殖民者付出这样一笔天价赔款,却舍不得供养水师的钱。统治者挪用军费修园子,以至于水师缺枪少炮与日寇仓皇开展。”

“热武器时代,武器就是将士们的性命。缺枪少炮,那是要用人命去填的,且即便是人命都无法填补这样的差距。北洋水师,哪个不是硬汉,可偏偏——”

“呼~让我吸口气冷静一下,每每回想这一段,就有去鞭尸慈禧太后和醇亲王奕譞的冲动。若非破坏了文物,军阀掘了清陵,把老虔婆的尸骨丢满地,也算是大快人心了。算了,我们说回白江口之战,不说这些丢脸玩意。”

“白江口之战后,倭国决定把对外的国号改为日本,意图给自己提咖,以及通过改国号来消除白江战役后倭国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消极影响。大概就是那种战败的是倭国,关我日本什么事的想法。”

“唐灭百济、高丽,迫使日本承认唐在辽东半岛的势力,改变对外政策。唐高宗总章二年,倭国第七次遣唐使来华,理由是贺大唐平定高句丽。使臣河内鲸在朝见时,向唐朝提出改国号一事,理由是倭字不文雅,而日本是‘近日所出’,为日出之国,即日本。”

插入书签